热线: 400-099-8012
嗖嗖找房 > 全部资讯 > 正文

房企投拓新策略:谨慎出手、不犯错和多元化拿地

时间:2021-04-25 12:04:35来源:嗖嗖找房

房地产投拓端迎来一个备受挑战的年度。“五道红线”的枷锁之下,任何房企都无法独善其身。

投拓端及市场端的种种变化,以及如何在变化中把握好效率、成本和利润的节奏,成为摆在每一家房地产企业面前的新命题。

01

谨慎出手

“现在活跃在土地市场的大部分是绿档或黄档房企,负债率越高的企业拿地越保守。”

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指出:

2020年12月,50强房企投资金额比9-11月均值回升了12%。其中,红档企业月投资额均值环比上涨5%,而橙档、绿档企业的环比增幅分别是11%和28%。

到了2021年1月,50强房企投资金额与2020年月投资额均值比下降46%。

但央企、国企背景的房地产公司及龙头民营房企依然是投资主力军,保利、中海、绿城、万科、融创等房企的月度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上下。

每年一二季度通常是房地产企业投资高峰期。

尤其是1、2月对于部分房企是实现全年拿地任务的关键月份。

“根据业内普遍4-6个月的周转速度,1、2月拿的地在年内可以实现回款,相当于这些成本可以年内解决,不仅不影响当年的‘三线四挡’,还能为年度销售额做出贡献。”

黄档与绿档房企当前拿地是没问题的。“哪怕周转再慢,到了年底总能回本,不会对负债结构产生太大影响。”

硬币的另一面,对于橙档尤其是红档企业而言,诞生于2020年8月底的“三道红线”还配套了一个观察指标:

过去三年经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为负,需要提供此前的购地资金来源情况说明和后续购地缴款资金安排。

这意味着,符合这些条件的房企,一方面需要想方设法弥补负债的“口子”,另一方面也不能在土地市场上“轻举妄动”。

不过,从周转角度来说,无论处于哪一档的房企,都愿意在这个当口“出手”,前提是对地块利润率的设定不那么高,但对周转速度要求特别高。

典型体现在于:

1月,住宅用地成交主要集中在上海、杭州等为代表的长三角核心城市,这些城市大部分土块利润率维持在3%-5%之间。

尤其是百强房企拿地建面最高的杭州,1月成交的34宗土地中,22宗为涉宅用地,平均溢价率高达27.1%。

尽管部分安全系数更高的房企选择在土地市场积极出手,但房企整体投资力度依然偏弱。

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,四成的百强房企未在1月纳储,对照拿地销售比,1月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0.22,同比下降了18.5%。

与2017年同期的0.58比更是相去甚远。

“开发商对规模的认知都趋于理性了,其实每家房企都想得特别明白,拿地预算最高只能占销售回款的40%-50%,否则分分钟踩线。”

这等于限制了房企规模的扩张步伐。

“接下来,各家房企每一年销售规模都会相对稳定。”除非个别房企因财务状况紧张出现变动,否则房企规模排位不会发生太大变化。

02

不能犯错

“2015年错过了什么?

你会发现当时全力加仓一二线城市的企业是市场大赢家。

2016年全力加仓二线城市、强三线城市的企业是市场大赢家;2017年是进军三四线城市的好机会;2018年可以把握下半年调控带来的窗口期;2019年已经不再有很多的机会。

但在这些机会出现之前,很多企业因为没看懂局势所以错过。”

这是2020年结束时,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发出的反思。他的这番话直接指向投资预判的重要性。

房地产企业面临的不仅是资金穿透式管理,降档与“三道红线”全达标的压力,还有个人住房贷款规模被控制,回款率走低的现实。映射到投拓链条,“

站在今天看明天和后天”更是必不可少。

仕通人才联合创始人、董事长王钺举了一个例子,以前房企投资的10个项目里面,一两个失败案例都不足为道。那个时候融资渠道多样化,一次两次失败对资金链影响不会很大。

现在,在回款放缓、融资收紧的前提下,一次投资失败都会导致现金流恶化,踩中红线概率飙升。

“不能犯错”已经成为他们新一年最重要的工作原则。“每家房企都强调尽量不要拿错地。”

实操过程中,1月房企竞拍的主战场明显更加集中了。

中国指数研究院调查了50家代表房企1月份的拿地情况发现,从布局区域来看,这些房企都热衷于在长三角拿地,占比达到56.5%。

在拿地面积TOP10城市中,长三角城市占6席,其中杭州以171.5万平方米位列榜首。一二手房的巨额倒挂引发了杭州的“打新”热潮,2月6日,这座城市18个热点楼盘的摇号刚刚落下帷幕,将近70%的项目中签率在20%以下。

“相比之下,长三角的土地安全性更透明,但拿地的盈利压力也比较大。”

03

多元化拿地

过去一年,富力地产消失在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中。

同花顺数据显示,2017年开始,连续三年富力的拿地金额都超过150亿元,最高峰一度达到222亿元;而2020年富力拿地投入是42.75亿元

与之相应的是,2016-2019年,富力地产的销售额从609亿一路跃升至1381.9亿元;但2020年,销售额仅增加0.4%。

拿地销售比从最高点0.27跌至2020年的0.03。

虽然2020年底,富力地产的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由中期的78.16%降至69%,但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依然踩中两条红线。

但2021年依然富力地产的偿债高峰期。

富力地产的拿地标准是聚焦3-6个月开工,1年内现金流能回笼的快速资产周转项目。对于土地总价达到10亿元的地块,不主动参与拍地和抢地。

取而代之的是,从2019年4月开始,富力地产特意成立了城市更新集团。以富力陕西城市更新集团为例,成立的三个月内就在西安和周边城市推进40余个旧改项目,签订了3个框架协议。

按照富力地产内部的测算,公开招拍挂通常是一次性支付地价,但旧改是分期付款,且成本仅为招拍挂的60%左右。

截至目前,富力地产签约的城市更新项目共计80个,可售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。未来一年内计划转化900万平方米,对应的货值约2000亿元。

富力地产已经将希望寄托在城市更新之上。他们的扩张版图是,以后通过城市更新获取的土地能够占据总土储的70%,彻底扭转过往传统招拍挂的运作模式。
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嗖嗖找房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归嗖嗖找房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;已授权使用的转载需注明出处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嗖嗖找房赞同其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