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: 400-099-8012
嗖嗖找房 > 全部资讯 > 正文

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完成80%以上!8月底将高标准、高质量完成建设

时间:2020-06-09 09:49:04来源:燕赵晚报

石家庄楼盘网报道:总体工程建设投资累计完成80.57%;主河槽疏浚已基本完工;兴安、太极、深泽3大湖区已开挖成形;各县(市、区)工程建设投资均已超过60%……近日,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目前,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进展顺利,正在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抓紧推进工程建设。

【工程进展】

湖区近期可全部达到蓄水条件

穿过滹沱河大桥沿着滨河路向东行进,十几分钟便来到大兴安湖施工现场。烈日下,施工人员正在河槽边坡捆绑钢丝石笼,并把装好石块的石笼码放整齐,土方调运车辆来往穿梭。

石家庄楼盘网: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进展顺利,正在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抓紧推进工程建设。

“目前,大兴安湖的工程量已经完成90%。”二期工程藁城段项目部技术员郑辉说,绑完钢丝石笼后,再覆盖30厘米种植土,就可以蓄水了,“预计6月7日左右能够达到蓄水条件。”

而据记者了解,现在,小兴安湖、大太极湖已经达到蓄水条件,小太极湖也将于6月7日左右达到蓄水条件,深泽湖则已经波光粼粼。

截至目前已经栽植2万株乔木

旱柳、白蜡、国槐、山杏、白皮松、河北杨……二期工程无极段技术生产负责人张乐介绍,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建设任务既定计划,滨河路两侧7000余棵行道树和绿化带点缀树木已经种植完毕,下一步将进行缀花草地等种植。

据介绍,截至目前,二期工程已经栽植乔木2万株。

与此同时,二期工程藁城段已经开展地被草种试种实验,根据试种草种长势情况筛选出能适应滹沱河河道盐碱、缺水的沙地条件的地被草种,为河道地被草种种植提供技术支撑。

“前一阵儿下过两场雨,试验田的草种长势还算可以,还要进行下一步的观察。”在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藁城段,中铁12局实验室副主任刘杰说,他们结合农业专家意见,优化调整了100—150米范围农业种植方案,优选兼顾景观、经济效益和长效性的多年生开花经济作物,确保在河道两岸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,目前已经选取了二月兰、金鸡菊、蒲公英等作物。

主河槽疏浚已基本完工

“从2月9日入场后,还没回过家,主要是因为工期紧、任务重,走不开。”刘杰说,他们主要负责二期44.8公里主河槽疏浚工程,工期紧、土方量大、覆盖区域广是此次疏浚工程的难点,他们一直在顶着压力往前赶。

石家庄楼盘网: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进展顺利,正在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抓紧推进工程建设。

目前,二期全长44.8公里的主河槽疏浚已基本完工,比原定计划提前一个月具备了基本蓄水条件。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前线指挥部综合处处长杨东利介绍,主河槽疏浚提前竣工意义重大,一方面是在省会进入汛期之前实现了河槽的蓄水条件,加强了沿线各县(市、区)防洪抗旱的能力。另一方面,主河槽工程进度快慢直接影响到后续开挖溪流、生态绿化等,对于整个二期工程进度都有一个促进的作用。

建立督查制度,倒排工期挂图作战

为了高标准推进工程进度,前线指挥部建立了日调度、日报告、日督查制度,通过每天召开视频调度会、组织现场督导等多种调度形式,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和推进。前线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每天深入现场督导工程建设,对工程中发现的工程质量、扬尘治理、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等问题形成督查日志,下发各县(市、区)前线指挥部,并要求限期整改,确保了工程建设能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有人督、有人问、有人管、有时限、有落实。

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,为保障各县(市、区)工程顺利建设,前线指挥部办公室严格按照市委、市政府要求的时间节点,优化交叉施工工序,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,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在会议室悬挂工期倒计时牌和施工组织计划,并定期对照施工计划,对施工进展落后的施工单位进行督导,保证了工程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推进建设。

8月底高标准、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

近年来,省会大力推进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,着力重现“清水绿岸、鱼翔浅底”的滹沱美景。工程分为三期建设,其中,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主体工程于2019年8月底完工。2020年2月17日开工的二期工程按照与一期工程相互衔接、风格相承,“小水大绿、会呼吸的河流”的设计理念,按照“一河、三湖、两路、八景”总体工程布局,通过工程措施,在完善防洪体系的基础上,着力恢复河流生态功能,构建自然和谐的河流生态廊道,营造花田草海、水上草原、大地景观、乡野田园的大河风貌,打造一条“安全的河、生态的河、流动的河”。

“我们确保按照市委、市政府要求,6月底前基本完成主槽主体工程和给水、电力、道路等工程,7月底前完成灌木及地被花卉栽植,8月底高标准、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,向市委、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”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前线指挥部负责人的话铿锵有力。

【疫情防控】

做好人员体温测量、登记和车辆消毒

2020年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。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作为省、市重点工程,前线指挥部办公室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,认真落实中央、省、市有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关要求,安排日常体温监测和消毒工作。

“二期工程用工量大,涉及区域广,想要确保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‘两不误’‘双胜利’,必须有万全的准备才行。”杨东利介绍,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工,他们坚持建筑工地开(复)工“六不”原则,严格落实开(复)工前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保障措施“七个条件”,遵循现场管理“十方面要求”,实行最严格的人员排查登记和管理,建立应急管理制度。

工程进入建设阶段后,为了避免因会议造成的人员聚集,前线指挥部建立云视频调度会议系统。同时,各施工单位对复工人员严格落实排查登记和每日三次测量体温制度,备足了体温测量表、口罩、消毒液等防疫物资,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立疫情监测站,做好人员体温测量、登记和车辆消毒,采取分区、分餐管理,严格落实对外省施工人员的隔离和监管。

【百姓心声】

建成以后有水有绿色,肯定漂亮

65岁的卢分对是无极县张段固镇西两河村人,一段时间以来,他经常骑着电动三轮车,带着爱人到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藁城段现场看看。

“小时候,我还可以在这里游泳、捉鱼,后来河干了,只能在河道里种点儿庄稼。”卢分对说,在河道里种庄稼收成不太好是一方面,关键也不安全,一旦遇到洪水,就会颗粒无收。

卢分对告诉记者,他家距离工程现场只有1公里左右,所以,只要有时间,他们老两口就会过来看看,“一是溜达着玩,二来,我们也算是这个工程的见证人了。”卢分对笑着说。

对于正在进行的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,卢分对说自己举双手赞成。“建成以后这里有水有绿色,看着舒服,心里也得劲。”

相关推荐:我市召开项目推进会!邢国辉与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进行会谈

转载声明:此信息系转载自燕赵晚报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嗖嗖找房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。